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重癥醫學》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考試科目名稱:重癥醫學
一、考試內容與要點
(一)概述
1.重癥醫學的概念,重癥醫學以疾病急性發作或急驟變化并危及生命的患者為救治對象,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特點及其規律與轉歸,并根據這些特點和規律性對重癥患者進行治療。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重癥醫學科的臨床基地,是以重癥醫學理論和實踐為基礎,專門從事重癥患者救治的專業化隊伍的臨床基地,是來自臨床各科中重癥患者和手術后高危患者的集中管理單位。重癥醫學的發展使許多過去認為已無法挽救的患者得以存活或生存時間得以延長而獲得進一步救治機會。
2.中國重癥醫學的發展史
1982年,曾憲九和陳德昌教授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建立了國內第一張現代意義的ICU病床,1984年北京協和醫院正式建立加強醫療科。2005年3月,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成立,為進一步確立中國重癥醫學學科地位以及持續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8年7月,國務院對重癥醫學學科進行了認定。在學科分類的國家標準中規定重癥醫學為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并設立了重癥醫學的學科代碼——320.58;2009年1月,衛生部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重癥醫學科”診療科目的通知,要求在醫療機構中增加“重癥醫學科”為一級診療科目。
3.重癥醫學科設置與管理
重癥醫學科基本條件、管理制度、收治范圍、義務人員基本技能要求、設備、院感防控
(二)重癥醫學臨床應用技術
1.氧療適應癥、目標、實施、監測、不良反應
2.氣道管理概述、上呼吸道梗阻管理、人工氣道建立(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困難氣道管理)、氣道濕化技術
3.動靜脈導管置入中心靜脈穿刺術(適應癥、操作技術)、動脈穿刺置管術(適應癥、操作技術)
4.血流動力學監測循環壓力監測(血壓、CVP)、肺動脈漂浮導管(適應癥、操作技術、各參數意義)、PICCO(原理、各參數意義)、無創監測技術
5.重癥超聲概述、心臟超聲技術(常規切面、收縮舒張功能評判)、肺部超聲技術(正常及異常表現征象)、超聲引導技術
6.機械通氣技術概述、呼吸功能監測技術(食道壓監測、胸部生物電阻抗斷層成像)、呼吸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機械通氣的應用(適應癥、時機、目標、基本模式、實施、參數調整、撤離和拔管、并發癥、無創正壓通氣)
7.重癥血液凈化技術分類、基礎(原理、血管通路、材料)、基本血液凈化技術(HD、HF、PE、HP)、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適應癥、模式選擇、參數設置、抗凝方式、容量管理)、集成血液凈化技術、血液凈化技術在肝功能障礙時的應用)
8.神經系統功能監測神經系統體檢(GCS)、顱內壓監測、腦血流監測、腦氧就腦代謝監測(SjvO2、經顱腦氧飽和度監測、腦組織氧分壓監測)、腦電圖監測
9.胸腔穿刺、胸腔閉式引流和心包穿刺術適應癥、禁忌癥、操作技術
10.主動脈球囊反搏技術適應癥、工作原理、實施、監測、并發癥
11.心臟臨時起搏心肌人工電刺激的相關概念、起搏途徑、技術操作
12.纖維支氣管鏡應用
概述、正常氣管結構和纖維支氣管鏡下表現
適應癥、禁忌癥、術前準備及操作方法、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并發癥防治
13.腸外及腸內營養置管技術腸外應用靜脈置管術、腸內營養置管技術(管飼技術)
14.體外生命支持技術(ECMO、ECCO2R)
(三)重癥醫學臨床應用理論
1.血流動力學基礎理論
心室功能、靜脈回流與心臟前負荷、胸腔內壓的影響、心室射血和后負荷、容量狀態和容量反應性、參數綜合應用、氧輸送及相關問題
2.呼吸功能監測基礎理論
呼吸力學原理、肺水腫形成與清除機制、血氣指標解讀
3.心肺相互作用
4.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
4.1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水、電解質的含量與分布,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的調節,脫水的定義、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和補液原則。低鈉血癥的發病機制、癥狀、診斷、治療。
4.2低鉀、高鉀、低鈣、高鈣血癥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4.3酸堿平衡的調節、評估指標,酸堿平衡失調的分類、治療。
5.藥物代謝與器官改變
藥物在體內的處置過程
臨床藥動學和藥代學
特殊生理條件下的藥物動力學特性
病理條件下的藥物動力學
器官功能改變時的合理用藥
6.內分泌系統功能改變
概述、重癥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正常甲狀腺功能病態綜合癥
(四)心搏驟停和心肺復蘇
1.心臟驟停的概念,常見的心臟機制: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室速、心室靜止、無脈性電活動。
2.心臟驟停的原因、病理生理機制。
3.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和診斷要點:意識、大動脈、呼吸、瞳孔、心電圖。
4.成人基本生命支持:ABCD(心肺復蘇指南的相關規定),心肺復蘇效果的判斷。
5.成人高級生命支持:復蘇藥物。
6.長程生命支持:循環、呼吸、內環境、腎功能、顱壓、胃腸系統、腦復蘇。
7.特殊人群的心肺復蘇:兒童和新生兒復蘇。
8.腦復蘇:概念、病理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9.心肺復蘇相關倫理問題
(五)機體反應與器官功能不全
1.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病理生理學機制、伴隨SIRS的病理學變化、全身炎癥反應誘導免疫抑制的機制
2.膿毒癥定義及診斷方法、機體反應機制、治療
3.多器官功能不全概述、發病機制、臨床特征、診斷標準、治療
(六)循環系統功能改變與治療
1.休克總論、病理生理特點(微循環變化,體液代謝改變,炎癥介質釋放及再灌注損傷,重要器官的繼發損害)、分類、診斷、各類型休克治療(早期緊急判斷、初始治療、病因治療、其他治療)
2.應激和感染相關心肌損害
應激性心肌病分類、發病機制、臨床特點、診斷標準、治療
感染性心肌損傷的機制、評估
3.急性冠脈綜合癥
概述、病因、病理生理機制、臨床特點、診斷、治療。
4.重癥患者心律失常病因、常見心律失常分類及治療
5.高血壓危象概述、誘因、病理生理機制、臨床表現、診斷依據、治療、特殊類型高血壓危象的處理特點(主動脈夾層、腦血管意外、先兆子癇、終末期腎病)。
6.圍術期患者的循環功能管理
術前評估及循環功能管理、術后循環系統監測、循環系統管理(心律失常、液體管理、人工循環支持)
(七)呼吸系統功能改變與治療
1.概述
2.ARDS概述、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病因治療、呼吸支持治療、液體管理及其他治療)、ARDS呼氣末正壓選擇方法、肺復張的實施和價值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
概念、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一般治療
4.靜脈血栓栓塞癥
危險因素、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一般處理、急救措施、抗凝治療、溶栓治療、其他治療)、預防
5.肺高壓
病因及發病機制、分類、病理改變、臨床特征、診斷、治療(基礎疾病治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綜合治療、其他治療)、肺高壓危象治療策略
6.急性肺水腫
分類、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7.吸入性肺炎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8.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病因、分期及病情嚴重程度分級、臨床表現、診斷、藥物治療、重癥哮喘處理
9.圍手術期的呼吸功能管理麻醉與手術對呼吸功能影響、術前呼吸功能評估、術后呼吸功能管理、常見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診治
(八)急性腎功能改變與防治
1.急性腎損傷概念與分期標準、危險因素、發病機制、防治
2.腎臟替代治療時機和指征、管路建立和管理、濾器選擇、模式及劑量與選擇
3.圍術期急性腎損傷的預防和監測
圍術期腎臟功能的監測、急性腎損傷的預防
(九)消化系統功能改變與治療
1.重癥患者急性胃腸功能損傷急性胃腸功能障礙評分、處理
2.腸黏膜屏障損傷機制、監測、保護
腸黏膜屏障組成、損傷機制(機械、化學、生物、免疫)、監測
3.腹腔高壓的定義、分級、病理生理改變、處理
4.重癥急性胰腺炎概述、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5.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
6.肝衰竭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7.肝移植圍術期管理肝移植術前術后管理
(十)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改變與治療
1.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評估意識障礙分類(腦死亡、昏迷、植物狀態、其他)、意識評估方法、急性意識障礙的處理流程
2.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概述、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治療
3.腦梗死和缺氧性腦病
解剖學基礎與臨床病理生理
腦梗死、缺氧性腦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
4.驚厥與癲癇持續狀態概念、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GCSE治療(一般處理、藥物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處理流程
5.重癥相關性腦病膿毒癥相關腦病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
6.重癥患者的腦功能保護生理學措施、其他措施
7.顱腦手術患者的圍術期管理圍術期管理的基本原則、不同類型開顱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管理
(十一)重癥患者出凝血障礙
1.重癥患者出凝血功能評估凝血機制及凝血障礙的原因
2.獲得性出血性疾病
常見獲得性出血性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3.易栓癥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易栓癥的血栓預防及VTE的治療、重癥時常見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十二)重癥患者營養代謝支持
應激代謝及營養評估及篩查、營養治療基本原則(時機及方式)、腸外腸內營養支持在重癥患者的應用
(十三)重癥患者的感染
1.血行性感染病因學、病原學、臨床表現、治療和預防
2.重癥肺炎重癥社區和醫院獲得性肺炎定義、發病機制、病原學、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重癥病毒性肺炎流行病學、分類、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原則
3.肝膽道感染膽囊炎、重癥急性膽管炎、肝膿腫:病因、臨床表現、治療
4.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
食管炎、胃炎、腹瀉、艱難梭菌腸炎臨床表現、治療
5.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細菌感染常見病原菌、臨床表現、診斷、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腦膿腫:入腦途徑、常見病原菌、臨床表現、診斷、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病毒性腦炎:流行病學和臨床表現、治療
6.外科手術相關感染常見感染類型、外科感染的預防和治療
7.重癥患者的侵襲性真菌感染
IFI流行病學、常見病原真菌的特點、診斷、預防、治療
8.重癥患者抗菌藥物合理應用
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基本原則(預防性用藥的基本原則、在特殊病理、生理狀況下應用的基本原則)、重癥患者的抗菌藥物應用(膿毒癥患者識別和嚴重程度評估、感染部位識別、標本規范采集、感染灶控制及抗菌藥物經驗及目標治療、抗菌藥物療程及患者管理)、ICU內部感染控制
(十四)重癥患者的鎮靜鎮痛
概述、鎮靜鎮痛的指征與療效評價、鎮痛鎮靜藥物選擇、鎮靜鎮痛實施方法、鎮靜鎮痛對器官功能的影響
(十五)重癥產科相關問題
1.先兆子癇和子癇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2.HELLP綜合征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4.圍產期心肌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十六)重癥治療特殊問題
1.重癥患者轉運院內就院間轉運
2.突發災難中傷員救治概述、突發災難的特點與救治、群體傷亡事件處理
3.重癥患者的血管問題
4.重癥肢體缺血、急性主動脈綜合征、破裂性腹主動脈瘤、急性腸系膜血管供血不足(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與標準、治療)
4.特殊疾病
嗜鉻細胞瘤、內分泌危象、吉蘭-巴雷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病因及發病機制、病理與病理生理、臨床特征、診斷依據、治療)
ICU獲得性衰弱:病理生理、危險因素、臨床表現、診斷、預防和治療
5.重癥評分系統
概述、疾病肺特異性評分、疾病特異性評分及器官衰竭評分
原文鏈接:https://yjsy.hunnu.edu.cn/info/1027/13242.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重癥醫學》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